卷棚顶简单建模(卷棚顶) 全球关注

互联网   2023-05-28 01:06:27

导读 今天小红来为大家带来的是卷棚顶简单建模,卷棚顶,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!1、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:庑殿顶、歇山顶、悬山顶...

今天小红来为大家带来的是卷棚顶简单建模,卷棚顶,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!

1、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:庑殿顶、歇山顶、悬山顶、硬山顶、攒尖顶、盝顶等。

2、其中庑殿顶、歇山顶、攒尖顶又分为单檐(一个屋檐)和重檐(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)两种,歇山顶、悬山顶、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。


(资料图)

3、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,还是等级的象征。

4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:重檐庑殿顶>重檐歇山顶>重檐攒尖顶>单檐庑殿顶>单檐歇山顶>单檐攒尖顶>悬山顶>硬山顶>盝顶。

5、 此外,除上述几种屋顶外,还有扇面顶、万字顶、盔顶、勾连搭顶、十字顶、穹窿顶、圆劵顶、平顶、单坡顶、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。

6、代表类型如下:庑殿式庑殿式屋顶是四面斜坡,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,且四个面都是曲面,又称四阿顶。

7、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样式。

8、一般用于皇宫,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,可用单檐,特别隆重的用重檐,著名的如北京的太和殿。

9、硬山顶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。

10、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、朴素,只有前后两面坡,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,没有伸出部分,山面裸露没有变化。

11、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,在宋代修纂的《营造法式》一书中没有记载,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,推想在宋代时,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。

12、明、清时期及其后,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。

13、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,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,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。

14、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,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,并且是板瓦,不能使用瓦筒,更不能使用琉璃瓦。

15、歇山顶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。

16、它由一条正脊、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,故称九脊殿。

17、其特点是把庑殿式屋顶两侧侧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来,形成一个悬山式的墙面。

18、歇山顶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,也有单檐、重檐的形式。

19、如北京故宫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。

20、悬山顶悬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。

21、等次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,是我国一般建筑(如民居)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。

22、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,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,又称挑山或出山。

23、攒尖顶无正脊,只有垂脊,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、阁、亭、塔等,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,顶部有宝顶。

24、根据脊数多少,分三角攒尖顶、四角攒尖顶、六角攒尖顶、八角攒尖顶。

25、此外,还有圆角攒尖顶,也就是无垂脊。

26、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,如颐和园的郭如亭、丽江黑龙潭公园等。

27、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,极少使用攒尖顶,而故宫的中和殿、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。

28、攒尖顶有单檐、重檐之分。

29、盝顶是一种较特别的屋顶,屋顶上部为平顶,下部为四面坡或多面坡,上端为横坡,横脊数目与坡数相同,横脊首尾相连,又称圈脊。

30、盝顶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为少见。

31、卷棚顶又称元宝脊,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,而是做成弧形曲面。

32、多用于园林建筑中,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,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。

33、在宫殿建筑中,太监、佣人等居住的边房,多为此顶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最新资讯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