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◇关育兵
“每逢假期钱包减半”,暑假期间家长们的钱包是否还“安好”?近日,“家长吐槽暑假40天孩子开销五六万”的话题冲上了热搜。(8月13日《新华每日电讯》)
真是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。“娃放暑假,我放血”,恐怕是不少家庭暑假期间的真实写照。
“家长放血”,在于暑期可以支出的地方太多。利用暑期较长的时间,安排一些诸如钢琴、舞蹈、英语口语、跆拳道、足球等兴趣班课程,培养孩子的兴趣,发现孩子的特长,很难说有什么不合适。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,利用假期充足的时间,带孩子来一次长途旅行,增长见识,开阔眼界,加深亲子关系,也是不错的方式。调查发现,兴趣班和旅游是多数家长暑假支出的大头,暑期托管也是重要支出。
暑期可支出的地方太多。对于有条件的家长来说,还可以接受,但对于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来说,就需要理性消费。
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。虽说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,但强扭的瓜不甜,若家长暑期安排得过满,孩子过于紧张,不仅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,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,这就得不偿失了。可见,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,和孩子交流、沟通、选择,是非常必要的。
“物有所值”是家长应有的消费理念,不能因为爱子心切,望子成龙心切,就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,这样会造成账单出炉时“失色”。对孩子暑期的支出,进行合理评估,做出取舍,是家长应具备的理性。